时间:2022-10-01 21:41:53 | 浏览:577
抗战时期的潘集
位于潘集区偏西北部,坐落在泥、黑两水之间的潘集(今潘集),南望淮河,北倚平阿山,东临泥、伊、黑三水交汇的河套,西近蒙凤公路,地处怀远、凤台、蒙城三县交界的边沿,俗有“鸡叫狗咬听三县”之称;是抗日战争时期,淮上抗日根据地的南端和中共凤台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的驻地。
这里,北有平阿山屏障,南部、东部为水域险阻,西赖蒙凤公路外延,是块易守难攻、便于发展开拓之地。
现在|的|潘集|政务新区抗日战争时期,偏东南的凤台县城及其城郊为日伪侵占,阜凤公路侧畔的岳张集、西陈集诸地成为国民党县党部及其国民政府避迁之所,独有蒙凤公路两侧及其以东的区境内,处于日伪势力达不到、国民党部队顾不上的“两不管”地带。
潘集南部的沿淮一带,除高皇龙窝的老圩、平圩的谢家岗和近靠县城的芦集附近驻有少量日伪军外,其余多为中共地方组织及其武装控制;一次次暗杀日伪汉奸、袭击日伪据点的活动吓得日伪军龟缩炮楼,不敢轻易出动,偏北的潘集更是偏安一隅。
进入1939年6月,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的彭雪枫挥师淮上,纵横于淮河以北、津浦铁路以西、宿蒙凤公路以东的潘集周围,并驻军于临近潘集东部的耿集(今属怀远县);凤台县民众抗日动员委员会指导员及兼省委托第十九工作团团长的陈流波又组建青抗会、妇抗会等常活动于古沟、田集至潘集一带宣传抗日,动员民众;接着,时任中共凤台县委副书记的丁文山率队夜袭维持会,活捉并枪决维持会长许鲁初,抗日锄奸局面为之大振。
抗战时期的潘集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日渐高涨的抗日情绪及前有中共地方武装、后有可依托的新四军支持、左右不乏游弋的抗日力量,都为立足潘集建立抗日根据地夯实了基础,就连潘集一带拥有2000余人枪的红枪会武装也不再轻易地为非作歹。
次年7月初,面对何生石等民族败类烧杀抢掠、祸害百姓的罪恶行径,率部转战永城、涡阳、新兴集诸地的彭雪枫司令员于9个月后,同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张震率八路军四纵队(原新四军六支队与八路军三四四旅合编)抗日伪、惩汉奸,重返淮上,并设司令部和建淮上地委、淮上行署于怀远县龙亢,多次抗日铲奸、除暴平匪至潘集及其周围。
7月10日,受豫皖苏区委指派,进入潘集地区考察了解党组织和抗战情况的陈元良,在王子云陪同下,以彭雪枫司令员的亲笔信说服了王鹏飞、尚守祥的红枪会武装合作抗日;14日,陈元良即以县委书记身份同四纵六八八团团长冯志湘率该团二营进驻潘集;淮上行署同时在潘集设立由张太冲任主任的凤台办事处;遂之,马莲衣、段佩玉、巴芳(女)、叶煦、王琦、王璞臣、魏新民、宋杰生、林嘉祥、祖曼秋(女)等一批党的干部进入潘集,成为中共凤台县委、凤台办事处及军事、民政、教育、财政、总务五科和青抗、妇抗、农抗、保安的领导骨干。9月,由陈元良兼主任,实行“三三制”的县行政委员会成立,并开始投入全方位的统一战线工作。
当国民党反动派破坏统一抗战,唆使红枪会首汪海波在平阿山杀害抗战干部王宝霞等3人,制造惨无人道的流血事件后,由千余名党政军民参加的声讨大会又在潘集召开。
至11月,设在田集的一区、设在太平集的二区、设在万福集的三区、设在潘集的直属区、设在顾桥的四区共5个区委、区政府和县保安大队、县儿童团、县青抗会、县妇抗会、淮上剧社、县农民自卫团等先后建立。自此,根据地在发展中巩固,潘集成为东起高皇寺、西到尚塘集、南至淮河、北达万福集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
12月12日,县委派马莲衣、巴芳、祖曼秋到二区加强领导,随之打响戴桥狙击国民党地方武装的战斗及歼灭了进入苏涂骚扰的日伪绥靖六团两个营的伪军。
处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历史赋予潘集的特殊使命,南下北上的抗日干部由这里护送,惩奸除恶的命令从这里发出,县农抗会的2400余人、县妇抗会的120余人、县保安大队的280余人枪、县青抗会的120余人在这里云集,由3400多人参加的八一建军13周年纪念暨抗日动员大会在这里召开,支前的500床军被、2000件军服、1000双军鞋从这里送出,党员干部在这里培训,800多名抗日青年由这里踏入军营。潘集起着统揽5区23个乡和呼应南北、左右东西的作用。
1941年元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三),县区武装配合六八八团在潘集将图谋不轨、乘隙盘踞潘集,强索乡中队枪支、欲与抗日武装抗衡的红枪会武装全部歼灭,并击毙红枪会首尚守祥,端掉谢街瓦沟沿王鹏飞的红枪会老巢,枪决会首王鹏飞;在集东北不远处的老廖坟,安葬了为剿灭红枪会武装而英勇牺牲的4名八路军战士。至月底的31日,署潘集的凤台办事处改为由张太冲任县长的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随即开展了财政税收、赈灾支前和扩大根据地武装建设的工作。
时至4月,日伪扫荡加剧,蒋介石又调动数十万大军向豫皖苏边区及其根据地进犯,驻潘集及其附近的八路军只有向津浦路东战略转移。为保存力量,署潘集的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及其工作机构、县区武装,按豫皖苏区委和淮上地委指示分两批先后由张太冲和陈元良带领地方武装随大部队向津浦路东转移。自此,区内抗战转向隐蔽,重心由潘集移至沿淮的丁郢、王圩一线。
自1940年7月到1941年4月底的10个月里,潘集作为凤台县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在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下,紧紧依靠群众,团结各方抗日力量,有效地打击了日伪顽势力,协同怀远、蒙城等抗日根据地取得了反匪反霸、减租减息等斗争的胜利,以其特殊的形式成就了特殊的作用,在历史的长卷中,浓重地写下了一笔,其不朽的功绩将铭载史册,为世代景仰。
本文原载于《潘集地区革命斗争史料》。
作者:程隆嵩
《淮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六辑)
政协淮南市委员会 编著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城市也叫城市聚落,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城市是“城”与“市”的组合词:“城”主要是为了防卫,并且用城墙等围起来的地域,《管子·度地》中说:“内为之城,外为之廓”;“市”则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日中为市”。这两者都是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1、大生产运动下的延安生活大生产运动时期,延安物用紧缺。1943年抗大补助教员每月二斤大米、一斤鸡蛋、几斤白面,发给吸烟教员数包风车牌香烟。
【本站9月21日讯】日前,《绍兴市柯桥区“十四五”时期农业灌溉工程更新升级实施方案》经绍兴市水利局审核同意,报省水利厅备案后正式印发。柯桥区地处萧绍平原河网地区,水资源丰富,以平原河网提水灌溉方式为主,自流灌溉方式为辅,农村泵站机埠、堰坝水
8月11日上午,东阳市委十五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政府十五届六次全体会议在东阳市行政中心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金华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回顾
8月11日上午,市委十五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政府十五届六次全体会议在市行政中心召开。这次会议对东阳当前发展作出了“五个关键时期”的重大判断。会议指出,未来3-5年,东阳正处在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大配套、大完善的关键时期;工业、建筑业、
襄阳位于汉水中游,湖北省西北部。襄阳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历代为军事、经济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兵家必争之地”之称。襄、樊二城襄阳历史上行政区划名称:县、郡、州、府、路、道
@秦楚刊号史书明确记载:两晋时期的十堰境内有荆州(治移江陵)之顺阳郡、上庸郡、新城郡、魏兴郡。《晋书·地理志》:“武帝平吴,分南郡为南平郡,分南阳立义阳郡,改南乡为顺阳郡。”晋太康中,改曹魏南乡郡为顺阳郡,改平阳县为晋兴县(又名兴晋);太
古城黄州的前世今生每一座古城都有自己的历史记忆每一段记忆都承载着动人的文化力量当我们脚踏黄州古城,我们曾否想过她的文脉根基在哪里?在那些地老天荒的岁月中这里发生过什么?又给我们留下什么?小编昨天编发了西阳城、唐宋元时期的黄州今天编发第三篇: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视文人的王朝,其开创者赵匡胤将割据局面终结后,建立了一个以文人为中心的政治格局。北宋不仅发扬了唐代文化,还为明清的文脉延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承前启后的朝代,其都城开封,自然有着其重要的意义。话说,在夏朝时期,自帝杼至
荆州,在三国时期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曾是魏、蜀、吴三方争夺最激烈的地区,也是许多著名三国故事的发生地。与曹操共事多年的荀彧曾向其建议,“先定河北,后修复旧京”,最后“南临荆州”,便可 “天下大定”,将夺取荆州作为最后一步棋。诸葛亮出山时,为
前言:这是《武汉古代那些人•那些事儿》第二篇文章。上一篇,《揭开武汉创城之初的神秘面纱—武汉古代那些人•那些事儿「1」》(点击查看),着重分析了汉朝“中央——州——郡——县”四级行政管理体制,“刺史”改为“州牧”,为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豪强割
荆州自古就是华夏之地,“荆州”这个地名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古籍《尚书.禹贡》中,在书中整个华夏被分为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荆州作为上古九州之一,大致的位置包括今天的湖北省全部、湖南省全部、河南省
2022年3月11日,湖北“宜荆荆恩”城市群中的当阳、枝江、松滋、宜都4个县级市,齐聚宜都,共同成立了“当枝松宜”百强县市聚集区协同发展联盟。这也意味着,这4个县市正式进入协同发展新时期。在此次的成立大会上,4市还签署了《“当枝松宜”百强县
河南省人大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席茜)9月27日,《鹤壁市辛村遗址保护条例》提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查批准。鹤壁市辛村遗址,以鹤壁市淇滨区金山街道辛村及其周边地区为核心区域,以商周时期文化遗存为主体,主要包括卫国王陵区、铸铜作坊
了解许昌历史的人记得,昔日的许昌在河南是何等的辉煌。在它最鼎盛时期,一个许昌专区,周边县先后归附许昌,下辖达到了18个县。可以说,河南中部大部分地区都是许昌的势力范围,比现在的许昌要大得太多。可是,这些下辖县中的一些,先后又都脱离了许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