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7 14:27:37 | 浏览:269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飞船入轨后将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空间站平台维护与照料、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以及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
神舟十四发射完美收官,种花家翻了各大通信社和西方媒体,法新社和BBC以及常年没好事的纽约时报等未见报道,美联社和CNN报道却比较有意思,各位可以来了解下。
美联社:这算是老调重弹吗?
通篇报道还是比较可观的,称这次发射在CCTV进行了直播,这表示民众对太空计划的信心正在不断提高,也是中国全球影响力的标志(这里有一丝贬义的味道),原文如下:
接下来介绍了几位航天员,并且指出中国是全球第三个自主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另外还提到了月球漫游车以及火星漫游车、中国还取回了月球样品等,整体来说也算是积极向上。
如果到此为止的话,AP的报道算是不错了,但在文末加上了中国的太空计划属军方领导,因此被美国排除在了国际空间站之外:
每次都是这个调调实在是有些恶心!不过那是人家的嘴,想咋说我们也管不住,不过向来没好事的CNN这次却有些反常!
CNN却罕见正面报道
与美联社简短的报道相比,CNN报道比较冗长,不过大部分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内容,因为不仅回顾了中国航天历程,也对未来的航天计划做了描述。
1、空间站任务:报道指出这次任务为期6个月、航天员将完成两个实验模块与连个货运任务(问天与梦天实验舱,天舟五号和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将从目前的一字型变成一个T字形,空间从50立方米扩展到110立方米,年底轮换还将出现6人同时在轨的罕见场面。
另外还报道了空间站寿命预计为15年,未来每年将执行两次载人和两次货运任务。
2、回顾了中国的太空计划:起步晚,但正迅速成为全球最先进的计划之一,中国政府在太空计划上投资了数十亿美元,2020年12月成功登陆月球(应该是采样返回计划,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14日成功登陆月球)、2021年5月成功登陆火星、天宫空间站的第一个模块于2021年4月发射等等。
3、展望了中国未来的计划:中国将在2035年之前在月球南极建立中俄联合研究站。
种花家翻了整篇幅,确实没有发现有比较特别讽刺打击以及污蔑的说法,尽管看起来两位作者都是华人,但CNN这样的报道实在有些不太习惯。
路透社的报道:更接近于一个专题
比起CNN来,路透社更为用心,不仅回顾了中国航天历程与空间站建设过程以及中国未来的航天计划,而且还采访了经历了中国航天成长的普通民众,将中国航天发展和计划整体展现了出来,不可谓不用心,路透社以如下的描述作为结尾:
笔者要先说明下中国确实欢迎其他国家的航天员,也曾提到过商业航天飞行,但似乎没有说过欢迎他国飞船前来对接,哪位读者看到过类似的报道,不妨贴在文末看看,这路透社似乎有点自我发挥了。
从这些报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西方媒体的一个风向,几乎多个媒体都提到了这一点:
以上是CNN报道的原文,美联社和路透社也有类似的描述,或者文章本身表达的意思就是如此,这些媒体有这个转变并不令人奇怪,因为还有更敏感的智库,他们在2019年时就敏锐的意识到中国航天正在迅速崛起,而且还认为在未来中国航天将取代NASA成为全球竞相合作的对象之一。
Defense360智库警告:中国将占据NASA留出的空缺
2019年12月4日,全球知名的智库Defense360发表了以“Bad Idea: The Wolf Amendment (Limiting Collaboration with China in Space)”(坏主意:沃尔夫条款(限制与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合作)),阐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
2011年开始的沃尔夫修正案(禁止了NASA以及下属单位以一切方式与中国进行学术交流)并没有限制中国航天的发展,反而在禁止后的十年间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特别是载人航天和天宫空间站的迅速发展,2022年底就将初步建成!中国正在和俄罗斯以及欧洲多国早就展开了宇航员训练任务,未来计划的就是外国宇航员登上天宫空间站,这对于欧洲以及全球各国航天部门来说,绝对是一个诱惑,而国际空间站行将就木,接下来的事情,大家会想不到吗?
因此Defense360已经意识到沃尔夫条款反而限制了NASA与中国航天的联系,未来恐将失去主导全球航天的机会,现在的中国已经成长为载人航天的第三极,未来甚至可能成为第二甚至第一,那么NASA要对此无动于衷吗?
因此Defense360呼吁立即解除沃尔夫条款,积极与中国展开合作,重新建立起NASA对全球航天的领导地位。
显然Defense360并非出于好意而要求美国解除沃尔夫条款,而是中国航天的快速发展,已经让Defense360感觉到NASA的领导地位岌岌可危!而中国航天对于沃尔夫条款的态度,当然是立即解除,不过所谓的主导或者被领导我们都不感兴趣,中国航天有着自己既定的计划和步伐,展开宇宙深空的探索。
参考:
https://www.reuters.com/lifestyle/science/china-launches-crewed-spacecraft-space-station-state-media-2022-06-05/
https://apnews.com/article/space-launches-science-technology-china-49385f679bb6bfa2c58a3c71e78c4724
https://edition.cnn.com/2022/06/04/china/space-mission-shenzhou-14-crewed-launch-intl-hnk-scn/index.html
中国的军事能力近年来得到了显著提升,而与之相比,美国在一些领域上仍处于领先地位。本文将从军事预算、装备现状和军事实力等方面探讨中美军事能力的差距。首先,从军事预算角度看,中国的军费支出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据全球军费数据库(SIPRI)20
在人类从漫长的历史走到现代的过程中,战争一直都是伴随始终的。任何一个地区,都很难有超过百年没有战斗的记录。战争虽然残忍,虽然要被我们谴责,但战争还是成为带领人类走向更加强大的动力,有着太多的发明创作都是在战争中才真正走进人类的生活的。而与军
本文由什么值得买用户原创:夜红桦白由于今年夏天特别的热,就导致在离开空调基本无法存活,这让周末在家有码字需求的时候必须坐在书房里对着台式机就意味着要多开一个屋的空调,考虑到祖国母亲告诉我们生活要低碳,那么莫名其妙地就多了一个买台用来码字以及
《军武次位面》作者:嘿喵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五”,中国航天遭遇了哪些成功与意外?音频:00:0016:35♬点击上方可收听文章朗读音频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三名航天员与“神舟十四号”三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神十四出差三人组首次公开亮相!3名航天员分别为陈冬、刘洋、蔡旭哲,而对于这3名航天员的分配情况,也进行了说明,那就是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由陈冬担任指令长!同时,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透露,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神舟十
神舟十四号发射了,3名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搭乘着神舟十四号飞船进入太空,几个小时后将会与我国空间站进行交会对接,成为我国空间站第三批住客。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三号一样,也会在我国空间站工作和生活6个月左右,预计今年年底将会和神舟十五号飞船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首次在轨交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即将返回地球。当然,我国东风着陆场已经完全准备就绪了,等待神舟十四号三名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的回来。同时,很多人应该也看到了,那就是我国神舟十六号飞船已经
重播
驰骋星海,神舟圆梦。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近一年时间,我们见证了神舟十四号飞船从进场到发射全过程。默默耕耘,是为了成功这一刻最精彩的绽放。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酒泉12月5日电 题:胡杨大漠迎神舟——直击神舟十四号返回舱着陆 新华社记者任军川、刘懿德 近期的胡杨大漠,不再寂静。几天前,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刚在这里一飞冲天。4日晚,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重返家园,无数人的目光聚焦阿拉
11月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向全国人民挥手致意的画面。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完成各项准
新华全媒+|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新华网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
重播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19时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长征二号F改遥十五火